Loon的基本食用(一)→节点与策略
本文大多数资源需要用到github,所以在你没有配置好Loon时,需要保持打开别的代理软件,保持网络的通畅
本文主要介绍Loon的平民食用方法
这里列出一些作者的教程以供参考,你也可以下载的某些大佬们的配置模板进行懒人设置,但是我想真正会了才能有更高更远的道路,才能向大佬看齐。
Loon和Qx一类的软件相较于Loon Lite、Shadowrocket之类软件相比支持更多的操作,交互界面更加友好,资源利用率有了很大提高,可以更简单的实现去广告、自动签到、解锁高级功能、查看网络链路、订阅转换等功能。
在上一篇文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有关规则
,策略组
等概念的实际含义,本文作为Loon的认识篇会从入门食用
到进阶操作
再到直接修改配置文件
等平民向进程来介绍Loon。
0、主界面
首先要了解Loon的主界面,在仪表
页面中,你可以点选编辑
来放置功能快捷入口
(这里放一下我的样子,需求不同仅供参考)
请求记录 | 这里记录了你在打开Loon后的所有网络请求记录 |
---|---|
配置文件 | 设置好Loon后所产生的记录设置项文件 |
规则 | 针对不同链接所设置的本地或在线规则 |
插件 | 网络/App去广告/App解锁高级功能的plugin |
脚本任务 | 脚本插件执行任务的进度概览 |
抓包记录 | 网络抓包食用工具 |
网络共享 | 为无线热点下的流量请求提供代理功能 |
其他隐藏设置 | |
节点 | 所有订阅及节点 |
复写/MitM | 复写/MitM的规则项 |
DNS记录 | DNS请求记录 |
脚本 | 顾名思义 |
1、导入订阅
如果你讨厌手动输入,你也可以将下面这串链接加在你的订阅链接前面,一键导入:
https://www.nsloon.com/openloon/import?sub=
配置
页-节点-所有节点
-点‘+’导入
这样你的机场节点就导入成功了,但想使用还需要你的策略组和规则相互搭配才能生效
2、筛选节点
Loon在使用时需要将同地区的不同订阅中的节点筛选出来以供下一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Loon的默认配置提供了几个筛选节点组删掉即可
操作步骤:配置
页-节点-筛选节点
-点‘+’导入
//通常的,如果订阅数少你可以将筛选类型
设置为NameSelect
,并手动选取同地区节点,
但若随着你的订阅数增多,手动选择将不会自动更新并入新的节点,这时就需要使用NameRegex
的筛选类型来自动筛选并更新,格式如下:
游戏节点的regex为:
^(?=.*((?i)游戏|🎮|(\b(GAME)(\d+)?\b)))(?!.*((?i)回国|校园)).*$
香港节点的regex为:
^(?=.*((?i)🇭🇰|香港|(\b(HK|Hong)(\d+)?\b)))(?!.*((?i)回国|校园|游戏|🎮|(\b(GAME)\b))).*$"
当然,正则表达式可以有多种形式,只要能起到查找关键词或排除关键词(无关信息节点)的作用就可以。
当你在app的GUI图形界面足够了解之后,便可以直接去你的配置文件中的[Remote Filter]
中手动创建新的筛选节点组。(因app内若无筛选到的节点不可创建新组)
如果没有编写regex的能力,当然是去问gpt老师啦,因为只是把地区名字和相关国旗、关键字改动,其他没有变化。
下面是我的配置文件中的一部分引用↓
(因为为了以后便于添加将不同类型和不同大洲做了区分)
1 | [Remote Filter] |
到这里你就成功将地区节点全部筛选了出来,但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选出最快的地区节点以供特定链接或app使用,所以,策略组的介绍就要来了。
3、策略组
当你对策略组有更深的理解之后,更建议你做好备份,去配置文件里直接添加or删除,利用gpt的能力照猫画虎编写你所需要的策略组代码串
策略组就是将一组节点中最’快’的节点挑选出来,为你指定的显式策略服务。
通常为了便于管理,(当然分类的指标不同,分类的数量也不同)
我为了最方便,也不用过多费脑,将策略组分为两类:
3.1、地区策略组
逻辑为:筛选节点→地区策略组筛选速度→最快节点
在之前的筛选节点
中,我们已经将相应地区的节点打包为一组,地区策略组的作用就是将最快的一个挑出来,为下面的分流策略组服务。
接下来所有的图形化操作图我都将会省略主页图方便查看
当然的Loon也提供了几个基础的策略组配置,你完全可以删掉,跟着我的步骤慢慢理解创建
注意策略组名称
不可与筛选节点组
名称相同!
我自己是这样命名的:
筛选节点:香港Hong Kong
策略组:Hong Kong
策略
页-点右上‘+’导入
1、别名:Hong Kong /或/ 香港(因是地区策略组,如何起名看你自己)
2、策略类型:有四种:
Select | 手动选择 |
---|---|
SSID | 根据名字选择 |
URL-Test | 根据速度选择 |
Fallback | 根据速度选择第一个可用节点 |
Load-Balance | 均衡负载 |
(通常我的地区策略组是筛选最快的,)选择URL-Test
即可,测试间隔为6(单位:s),其他不填
3、强迫症患者为了美观,若想要显示不同国家/应用的图标,本系列番外篇会单独介绍
4、点击添加
,在筛选节点
中找到对应地区节点组勾选即可
我的配置文件的一部分引用↓
(当然也是按地区做了注释)
1 | [Proxy Group] |
3.2、分流策略组
逻辑为:筛选节点→地区策略组筛选速度→地区最快节点→分流策略组→实现app分流
或省略前置位:最快节点→分流策略组→实现app分流
我们已经挑选出了最快节点,现在我们为了方便管理增加一个地区策略组的上级使用单位——分流策略组,这样就能显式的管理各app的分流策略了。
这里的’app’代指所有的xx策略组对应的xx使用逻辑,因太够抽象就用app代指,以便于理解
仍然是刚才创建策略组的步骤,我们只需要将
1、别名
改为你目前需要分流的app,
2、策略类型设置为select
3、在选择
中,选择你想让这个app的流量走什么地区策略组
就好了,
99、如图所示:
Q1:为什么地区策略组是URL-Test,而分流策略组是Select?
A:地区策略组作用是选择SpeedMax节点,所以要自动托管。而分流策略组的意义是把某’APP’或’使用类型’的所有流量接管为某地区的流量,而SpeedMax节点已经通过地区策略组选择好了,我们这时只需要选择相应的地区策略组就可以了
Q2:为什么你不直接将分流策略组的策略选择为URL-Test某地区所有的节点,即为跳过地区策略组直接把逻辑改为
筛选节点→地区最快节点→分流策略组→实现app分流
A:地区策略组确实是在逻辑上多出来的一步,但是其作用是将最快节点以策略组的方式固定下来,不用重复操作。(人话:省懒)
Q3:地区策略组只能选一组筛选节点吗?
A:是的,因为在我这里按地区分是最底层的逻辑,也是最便于理解的逻辑,一个地区组对应一组地区节点
Q4:分流策略组可以选择多个地区策略组吗?
A:可以的,因为不同APP对节点有要求。比如某app只能用北美节点登录,某网站只能用韩国纯净节点抢票,或者某app适合用速度最快的港台日节点.实现日聊天……所以,分流策略组完全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区策略组来做到实时手动切换,如图(默认策略组演示)
经过如上的设置,主要的内容就基本完成了85%,你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很无聊,但是就同其他Proxy App的对比一样,别的前期简单后期维护繁琐,而有的前期复杂而后期非常舒适,Loon当然分属后者。
又因全文太长,之后的内容放于(二)文介绍,要睡觉了~